- A+
專利是很多人都想去了解的知識,所以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找了許多關于專利的知識,這一篇就是關于哪些項目不能授予專利權的知識,希望能能夠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關于專利的知識!
根據《專利法》第五條的規定:“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專利權的定義
專利權(Patent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于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
專利(patent)一詞來源于拉丁語Litterae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后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性質
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專利權排他性
排他性,也稱獨占性或專有性。專利權人對其擁有的專利權享有獨占或排他的權利,未經其許可或者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侵權。這是專利權(知識產權)最重要的法律特點之一。
專利權時間性
時間性,指法律對專利權所有人的保護不是無期限的,而有限制,超過這一時間限制則不再予以保護,專利權隨即成為人類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專利權地域性
地域性,指任何一項專利權,只有依一定地域內的法律才得以產生并在該地域內受到法律保護。這也是區別于有形財產的另一個重要法律特征。根據該特征,依一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只在該國領域內受到法律保護,而在其它國家則不受該國家的法律保護,除非兩國之間有雙邊的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協定,或共同參加了有關保護專利(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
根據上述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與事項主要包括:
1、違反法律的發明創造
這里的法律應作嚴格要求,限“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的法律”。違反法律的發明創造,是指該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與法律相違背。如偽造貨幣的設備,不能授予專利權。如果目的不違法,由于違法使用而違反法律的,則不屬于違反法律的發明創造。如以醫學為目的的毒藥等。
2、違反社會公德的發明創造
如帶有淫穢圖片的外觀設計等。
3、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4、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并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
遺傳資源,是指取自人、動物、植物或者微*物的任何含有遺傳功能單位并具有實際或者潛在價值的材料。這就要求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遺傳資源的獲得、利用要合法,并在申請專利時說明來源。
5、科學發現
即對自然界中已經客觀存在的未知物的發現和認識。
6、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比如速算法、比賽規則等。
7、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如核磁共振診斷方法、針灸、按摩治療方法等
8、動物和植物品種
對于動植物的品種,可通過《植物新品種條例》予以保護。動植物的品種生產方法可以獲得專利。另外,微*物品種及生產方法也可以授予專利權。
9、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10、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如瓶貼等。主要利用商標法和著作權法予以保護。
專利權是很多人包括學生都會涉及到的權利,所以我們必須知道有關的法律知識,才能對我們的權利進行維護,所以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哪些項目不能授予專利權的相關內容了,想要了解專利的伙伴可以咨詢在線客服哦。
- 我的微信
-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
- 我的微信公眾號
- 我的微信公眾號掃一掃
-